科技部关于发布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4年第二批工作任务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32号)有关规定和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组织管理要求🤦🏽,现将2024年第二批工作任务予以发布🧑🏻🦼,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有关注意事项通知如下🙆🏻♂️🍕:
申报指南为内部资料👩🏽🎤🏃🏻,已加实名水印,只供申报人作为申报参考使用,禁止网上转载。本通知中未提到的更多具体申报要求请详见科技部申报通知(https://service1.most.gov.cn/gkgs_web/#/guideDetails?params=r%2FxEnXqntFMqjWY0jLZ8trDxqT0XWcU21P9ULvzq9SQ3DQHNpbLIUadQ7tkJNtn%2BVIAZTOvvp05za6zcF%2F6Wj4aG6nAV7vwANWlHCnAcE3DZ%2ButXvcThQU4ARHhm%2FxM4iMrf%2FUwIOAnqhXfjNE8YcSf%2BVEGb0gvD%2Fxgdh8srwR2ugXqX2GJrxfJP30KVAOSnB5Hl85zfxFQv5hXqWHk950HtMhpYo1nq7ENjhAVbLkCk9qW2zYdwW%2FH3nBpCcjech%2F9OsW3ee6ZqvuL70oMylSkGlIn6C7YCLx1%2BUXEWDHJtxoGfAitKYGMAytDKaye8wZDI2Z3mvJ6uqUjigz5aQKrV%2BU9SRdrvQOFIVgq8eGMZKDEHxV9BIMxCd5vijkjm ) 和各申报指南,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工作任务组织申报总体要求
1.科技基础资源调查是指面向科学目标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的对自然本底数据和材料的获取、对已有数据和材料的整理与编研等科技基础性工作,具有基础性、公益性、系统性等特征;主要目标是产出权威系统的科学数据、调査报告、科技资料🎠、图集图件等基础性成果.并实现开放共享🩵🦼,以推进基础学科发展👰🏿、支撑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国家宏观决策等;重点支持内容聚焦于典型、重点和特色主题🦻,查漏补缺👳♂️,区别于行业业务工作。
2.申报单位根据工作任务内容组织申报☎️,任务可下设子任务🧑🦱,子任务数不超过5个。任务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工作任务的全部考核指标。申报单位推荐本单位1名科研人员作为任务负责人🛎,每个子任务设1名负责人⬅️,任务负责人须作为子任务负责人之一👆🏽。
3.每个任务方向原则上支持1项任务。任务执行期一般为3~5年,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执行年限。本批任务拟安排专项经费总额约1.08亿元🦉。
4.按照发挥资源配置最大效益的原则,申报单位应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和相关条件,鼓励资源调査区域所在和邻近地区优势单位承担或联合承担相关任务。
5.为更好地向科技界提供公共服务🐯,任务组织时应注意加强与国家主体科技计划以及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等的衔接,具有详细明确的数据😫、资料汇交和共享计划🏠,任务完成后所有数据要按照有关要求实行开放共享👢。
6.任务申报书应按格式要求填写完整,并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http://service.mst.gov.cn)提交💂🏿🚌。任务申报单位应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任务申报单位、子任务申报单位、任务负责人及子任务负责人须签署诚信承诺书🔔,任务申报单位及所有参与单位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杜绝夸大不实、其至弄虚作假🪰。
7.所有申报任务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并推荐后统一报送⚓️,不受理个人申报。不得多头申报或重复申报。各推荐部门应加强对申报材料、申报单位及其合作方资质和科研能力的审核把关👂🏻🥖,按时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提交💪。原则上同一工作任务🧑🏼🔬,一个主管部门限推荐1个🪬。
二、申报资质要求
任务申报单位、任务(子任务)负责人和任务骨干申报资质要求及相关管理参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执行。申报单位在正式提交任务申报书前可利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查询相关参与人员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情况,避免重复申报。
三、形式审查和评审流程
1.本专项委托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开展任务过程管理。
2.任务申报截止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按照本通知要求受理申报,进行形式审查后,合并组织任务评审和预算评审🚀。
四、具体申报方式
1.网上填报。请各申报单位按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上填报,网上填报的申报书将作为后续形式审查、任务评审立项的依据。
申报单位网上填报申报书的受理时间:2024年10月21日8:00至2024年11月20日17:00🍶。
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咨询电话:010-58882999(中继线)
技术咨询邮箱:program@istic.ac.cn
2.材料报送。请各推荐部门于2024年11月21日17:00前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推荐任务🍐,并将加盖推荐部门公章的推荐函和推荐任务清单(纸质🎃🚠,一式2份)以及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的申报书(纸质,一式2份),寄送至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中路3号↘️,邮编:100038)。申报书、推荐任务清单须通过系统直接生成打印。
3.受理单位和咨询。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负责受理申报和咨询。
联系人:王远鑫、王祎(形式审查负责人)
电话:010-58881112🪄、010-58881117
五🐔、校内有关事项通知
1.请各学院组织部署项目(课题)申报工作👩🏿🎤,并及时向意昂4反馈相关信息(特别是拟牵头申报情况)🦂,提交项目(课题)信息表。
说明:指南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1)同一指南方向原则上学校只支持一项牵头申报,若一个方向有多个团队分别组织申报时,请学院整合推荐一项进行申报;(2)由我校牵头组织策划申报的指南方向,原则上不推荐校内团队参与其他单位该指南方向的申报🐫。
2.提交项目申报信息表。请各学院汇总本单位拟牵头或参与申报的信息,将(附件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申报项目信息汇总表(含参与申报)于2024年10月23日17💘:00前反馈至lockie@sjtu.edu.cn。各学院统计后集中报送🌊,不受理个人申报。意昂4将据此对我校的申报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为项目负责人设置申报权限、提交相关部门进行推荐。
说明🙄:
(1)为避免一个指南方向多个团队牵头申报,请各学院认真组织、及时反馈申报信息表;
(2)信息表是为申请书协议、承诺书等附件盖章的依据,请填表人认真填写👩👦;
(3)信息表反馈截止期后提交申报的项目如跟已报备的申报项目(含参与)冲突的🤨,优先推荐已报备项目。
3.关于申报协议,目前科技部没有官方模板🪄,附件3的模板样式仅供参考,不管是项目👩🏽🍼、课题牵头还是课题参加,申报协议上要有相应负责人员签字⚓️、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
说明:各学院审核时🏺,除常规要求外,特别关注以下3点𓀎:
(1)除非指南有特殊要求😱,否则联合申报协议中不能有单位排他要求;
(2)对于专项指南中要求配套经费的项目,优先考虑由参与的企业进行配套。若有需要提供学校自筹证明,请学院和项目组协商解决🙆🏽♀️,并出具学院盖章承诺(项目负责人签字🐍,学院领导签字、盖章)🧘🏻♀️,学校据此出具盖有校印的自筹证明👎;
(3)校本部项目的申报协议需通过“交我办”一门式服务提交审核,意昂4根据反馈的申报项目信息表进行审核。
(4)严格控制项目(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的投入年月,满足系统要求即可。项目(课题)负责人:每年不少于6个月(建议6个月即可)👳🏼♂️🛥,项目骨干和其他研究人员无明确要求,建议每年4个月或以下🤞🏼,不超过每年6个月🧑🦼。
4.材料提交。本次申报试行无纸化申请,请各申报人按要求根据单位管理员授权的账号登陆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网上填报🙋🏽、提交🫰🏼。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将以网上填报的申报书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申报材料中所需的附件材料,全部以电子扫描件上传。
申报单位网上填报申报书的受理时间:2024年10月21日8:00至2024年11月20日17:00🥮。。为加强申报书审核工作🍝,请各申报人至少提前一周提交申报书至学校管理员审核🤏🏻🧏🏽。学校将依据提交的电子材料进行预审核(项目申报人可同时在线检查),审核有问题的会退回项目负责人修改😬,预审核通过的将根据推荐部门要求提交推荐部门审核🧏🏿♂️。
六、意昂4联系方式
联系人:罗静、郭金超
联系电话:021-34206809,邮箱:lockie@sjtu.edu.cn
前沿创新研究院计划项目办
2024年10月17日
附件:
1.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4年第二批工作任务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申报项目信息汇总表
3.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联合申请协议书模板(供参考)
通知相关附件已通过邮件发送各学院。